
CS53.040.20
G42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7592002
代替GB/T6759-1986
织物芯输送带的层间粘合强度
试验方法
Textile conveyor belts Adhesive strength between
constitutive elements-Test methods
(ISO 252-1: 1999, Textile conveyor belts Adhesive strength
between constitutive elements-Part 1: Methods of test, IDT)
2002-
10-16发布
200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痤总局
发布
GB/T6759—2002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252-1:1999织物芯输送带层间粘合强度第1部分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标准代替GB/T6759-1986《输送带的层间粘合强度测定方法》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252-1:19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删除国际标准前言和引言。
本标准与GB/T6759-198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用“在输送带制成24h后切取试样”代替原标准的“至少5d才能切取试样”(1986年版的4.2;
本版的5.1);
删除状态调节要求在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进行(1986年版的4,2;本版的第6章);
——删除粘合层间的剥离力曲线处理方法(1986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8.1)
删除报告中全部试验所测得的粘合强度的最高峰值(1986年版的7.2.3g;本版的8.3.3)
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胶带标准化技术归囗单位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天台天龙橡胶有限公司、青岛橡胶工ψ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和平、卢明明、辛永录陈苏云、杨石明
本标准于1986年8月首次发布。
GB/T6759-2002
织物芯输送带的层间粘合强度
试验方法
范
本标准规定了输送带织物层之间、织物层与覆盖层之间的粘合强度的试验方法(包括A法
和B法)。
夲标准适用于织物芯输送带,不适用于钢丝绳芯输送带和拉伸强度小于160N/mm的织物芯输
送带
注:可选择A法和B法中的任何一种试验方法。按A法计算的粘合力平均值可能与按B法计算的不同,且这两种
方法在所有输送带结构中的适用范围也不完全重合。具体选择哪种试验方法应按有关产品标准规定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期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3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idt Iso36)
ISO6133橡胶和塑料撕裂强度及粘合强度多峰曲线的分析方法
3原理
使用拉力试验机,以恒定速度将覆盖层与织物层剥离并将每一织物层与相邻织物层剥离,测定所需
要的平均剥离力
4设备
适当功率的拉力试验机,其参数符合GB/T532的要求
5试样
5.1生产与试验取样的时间问隔
试样应在输送带制成至少24h后切取
5.2形状和尺寸
试样应具有矩形截面,切割面整齐。试样宽度为(25士0.5)mm,长度至少为200mm,可提供至少
50mm的夹持长度。如果需要且可能,可以将试样厚度减薄,以在试验中使剥离线尽量位于夹在两夹
持器中的试样两部分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内(见图1)。上述试样两部分的最小厚度应保证其在试验中
不致拉断。
5.3数量
A法和B法均须有沿带的纵向和横向各切取的两对试样
5.4取样方法
试样应在距带边至少100mm的部位切取。各试样的切取位置应尽量相距远些
GB/T6759-2002
6状态调节
试验前应将试样至少停放24h,该时间包括在下列规定温度下进行状态调节所需的8h
般气候条件下:(23土2)℃或(20±2)℃;炎热气候条件下:(27±2)℃。
试验应在与状态调节温度相同的温度下进行,试验与状态调节都不需要在一定的湿度下进行
试样在状态调节和试验时的温度应在试验报告中加以说明
剥离线
2——专门制备的试样
正确剥离示意
4剥离线
5——正确剥离示意
图1剥离线的位置
7程序
7.1A法(见图2
在一个纵向试样的端,使上覆盖层与第一织物层分离至少50mm,以供夹持器夹持。将分离的
两夹持段夹人试验机夹持器。以(100上10)mm/min的夹持器移动速度进行剥离试验,记录100mm剥
离中的剥离力曲线。试验中试样应不与除夹持器以外的物体接触
按上述方法对该试样各织物层进行逐层剥离,试验一直进行到试样中层。
按上述方法对另一个纵向试样进行剥离试验,但从下层开始
对另一对纵向试样进行同样的试验
横向试样也按同样的方法进行试验
7.2B法(见图3)
在一个纵向试样的一端使上覆盖层与第一织物层分离至少50m,以供夹持器夹持。将分离的
两夹持段夹入试验机夹持器。以(100±10)mm/min的夹持器移动速度进行剥离试验,记录100mm剥
离中的剥离力曲线。试验中试样应不与除夹持器以外的物体接触。
按上述方法对该试样各织物层进行剥离试验,每次剥下两层。
按上述方法对另一个纵向试样进行剥离试验,但一开始是将上覆盖层连同第一织物层一起剥下
对另一对纵向试样进行同样的试验,横向试样也按同样的方法进行试验
标准分享网ww.bzfx.com免费下载
GB/T6759-2002
注:在试样被剥离两部分的接触面以外发生的分离(如在覆盖层发生断裂),均应视为构成带的部件本身的破坏,而
不是部件之间的剥离。这些试验值应予记录,但不能代表试祥的粘合强度。
图2采用A法时试样各层的剥离顺序(以5层织物为例)
图3采用B法时试样各层的剥离顺序(以5层织物为例)
GB/T6759-2002
8结果表示
8.1试验曲线处理
试验得到的粘合力多峰曲线分析与处理按ISO6133进行。以中峰值力作为平均粘合力
以平均粘合力(单位:N)除以试样公称宽度(单位:mm)所得的商作为试样的粘合强度试验结果(精
确到0.1N/mnmn)
8.2平均值的计算
8.2.1纵向试样
计算以下平均值
a)两对纵向试样的覆盖层(上、下覆盖层)剥离试验值的平均值
b)两对纵向试样的织物层剥离试验值的平均值
8.2.2横向试样
对两对横向试样进类似的计算
8.2.3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对包括纵向试样和横向试样在内的全部试样进行下列平均值的计算
a)全部覆盖层剥离试验值的平均值
b)全部织物层刹离试验值的平均值
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关于试验按本标准进行的说明
b)被试带的标记;
c)从输送带制成到试验的时间间隔
d)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中的温度及状态调节时间;
e)试验方法(A法或B法)
F)纵向试样覆盖层试验结果平均值;
g)纵向试样织物层试验结果平均值;
h)横向试样褒盖层试验结果平均值
横向试样织物层试验结果平均值
全部试样覆盖层剥离曲线的最低峰值
k)全部试样织物层剥离曲线的最低峰值;
1)关于试验屮在达到规定剥离长度之前出现的被剥离两部件之一断裂的情况及断裂时记录的力
值(见7.2)
n)试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