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


织物芯输送带带总厚度和 各层厚度试验方法

发布时间 : 2020-03-03

ICS53.040.20

G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331-2015/IO583:2007

织物芯输送带带总厚度和

各层厚度试验方法

Conveyor belts with a textile carcass-Total belt thickness and

thickness of constitutive elements-Test methods

(ISO583:2007,IDT)

2015-12-31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32331-2015/ISo583:200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583:2007《织物芯输送带带总厚度和各层厚度试验

方法》(英文版)。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将表编号“表2”改正为“表1”(见2.3)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输送带分技术委员会(SAC/TC428/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新干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浙江三维橡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一橡胶

有限公司、保定华月胶带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辛永录、张国方、郭永县、孟凡佑、吕桂芹

GB/T32331-2015/IS0583:2007

织物芯输送带带总厚度和

各层厚度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测定织物芯输送带总厚度和各层厚度的试验方法。各层面包括覆盖层、带芯层、

夹层,即位于相邻层之间的物质

本标准适用于织物芯输送带。

本标准不适用于IsO21183-1规定的轻型输送带。

2带的总厚度测定

2.1仪器

该仪器由平坦而坚硬的底座构成,计量器有平型圆压头,直径为10mm,以便压头对试样施加规定

的压强。

计量器应至少能测量0.1mm。

对于硬度大于或等于35IRHD的材料,施加的压强应为(22士5)kPa,对于其他硬度的材料,施加的

压强应为(10士2)kPa。

注:产生规定压强的压头直径为10mm,需要的质量分别是176g和80g

22试样

应使用下列试样1或试样2来试验。

试样1:从全宽度的带上切取一块长为50mm的矩形试样,指定尺寸L,如图1所示。

单位为毫米

L

图1试样1(矩形)

试样2:从全宽度的带上切取一块楔型试样,指定尺寸L,如图2所示。

GB/T32331-2015/ISO583:2007

单位为毫米

A

B

图2试样2(楔形)

23测量点

测量点应沿着试样的长轴(即带的宽度方向)等距分布,如图3所示。

单位为毫米

L/2x

L/x

L/2

L

/2x

L/21

图3测量点

根据表1,按照带宽L来确定测量点的最低数目x

2

GB/T32331-2015/s0583:2007

表1测量点的最低数目

带宽L

测量点的最低数目x

mm

L≤650

650<L≤1200

358

L>1200

24程序

使用2.1规定的压强,在23规定的每个测量点上测定试样总厚度d

2.5结果表达

计算按照24测得的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带的总厚度,单位为毫米,精确到0.1mm。

3覆盖层厚度的测定

3.1总则

覆盖层厚度有两种测定方法,其选择取决于覆盖层是否能从带芯上完全剥离

32翟盖层能从带芯上完全剥离的测定方法

3.2.1原理

在根据带宽确定的各测量点上测量覆盖层被剥下之前和之后试样的厚度,用减法计算覆盖层厚度。

322仪器

测量仪器应符合2.1的规定。

323试样

按照22和图1应使用试样

324测量点

测量点应按2.3的规定。

325程序

按照24的规定测量每个测量点试样的总厚度d。

将上覆盖层完全剥掉,然后在同样的测量点上测量试样厚度d1。

然后将下覆盖层完全剥掉,在同样的测量点上测量试样厚度d2

见图4。

GB/T32331-2015/Iso583:2007

艺22

说明:

总厚度;

将上覆盖层完全剥掉的试样厚度;

d2—将上下夏盖层完全剥掉的试样厚度;

d

剥掉一层织物层的试样厚度;

上覆盖层厚度;

下覆盖层厚度;

夹层厚度;

织物层厚度

适用于有两层织物层的带(见52.5和5.2.6)。

图4夹层厚度(织物芯带)

嵌入覆盖层中的保护性织物不是织物带芯的组成部分,而被认为是覆盖层的一部分,因而应随覆盖

层一起剥掉。除非生产商和买方另有约定,否则其他不承受张力的纱线是带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常

被认为是带芯的一部分。对于协议的全部信息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326结果表示

计算每一测量点的上覆盖层厚度e1:

d-d

计算每一测量点的下覆盖层厚度e2

式中:

带的总厚度;

上覆盖层剥掉的试样厚度;

d

上、下覆盖层剥掉的试样厚度。

计算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覆盖层厚度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0.1mm。

33覆盖层不能从带芯上完全剥离时的测定方法

3.3.1原理

用光学测微计或携带式显微镜在未剥层的带切割面上直接测量各覆盖层的厚度。

GB/T32331-2015/IsO583:2007

332仪器

光学测微计或携带式显微镜,最小分度为0.1mm

333试样

按22切取试样(试样1或试样2)。如果输送带是整体织物芯结构,应使用试样2。

334测量点

按23确定测量点。如果使用试样2,则沿如图2所示的DC线来测量

335程序

在按2.3规定的每个测量点上用光学测微计或携带式显微镜(见3.3.2)测量带表面到最接近织物

上方(见图5)的距离。确保光学测微计或携带式显微镜的刻度盘与试样的物理接触,以避免视觉误差。

对有某些颜色的覆盖层材料,在确定其与织物的交界线时会碰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允许用适当

的染色剂对织物纤维着色

嵌入覆盖层中的保护性织物不是织物带芯的组成部分,而被认为是覆盖层的一部分,因而应随覆盖

层一起剥掉。除非生产商和买方另有约定,否则其他不承受张力的纱线是带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常

被认为是带芯的一部分。对于协议的全部信息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说明

总厚度;

dee1

上覆盖层厚度;

下覆盖层厚度;

目标测量点。

图5覆盖层厚度(整体织物芯带)

33.6结果表达

计算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覆盖层厚度,结果用毫米表示,精确到0.1mm,e1是上覆盖层厚

度,e2是下夏盖层厚度

GB/T32331-2015/SO583:2007

4带芯层厚度测定

4.1无覆盖层的带芯层厚度

对于覆盖层能完全剥掉的带,带芯层厚度d2按32测定

4.2有覆盖层的带芯层厚度

对于夏盖层不能剥掉的带,带芯层厚度由带的总厚度减去上、下覆盖层的厚度而得出。覆盖层厚度

按3.3的规定测定,带的总厚度按第2章测定。

4.3结果表达

按下式计算每个测量点的带芯层厚度d2:

d2=d-(e1+e2)

式中:

d

带的总厚度;

上覆盖层厚度;

下覆盖层厚度

计算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带芯层厚度d2用毫米表示,精确到0.1mm

5夹层厚度测定

5.1总则

夹层厚度(即位于多层织物结构输送带的各层织物之间的弹性材料)可用两种方法测定,用哪种方

法取决于这个弹性材料是否能与织物层完全分离

5.2夹层弹性材料能从相邻织物上完全剥掉时的试验方法

52.1原理

将各覆盖层剥掉后,在沿带宽方向上的各测量点上测量厚度。然后将织物层与弹性材料层分离,并

在同样的测量点上测量剩余部分的厚度。用减法计算夹层厚度。

522仪器

应按2.1规定的仪器

523试样

应使用22和图1规定的试样1。

524测量点

测量点应按2.3规定。

5.25程序

釆用2.1规定的压强,在按23规定的各测量点上测定带芯层厚度d20

GB/T32331-2015/I0583:2007

对有两层织物的带,剥掉一层织物,然后在相同测量点(见图4)测定试样剩余部分的厚度d3

对有两层以上织物的带,继续依次在剥掉在每一层织物和每一层弹性体之后,在相同测量点上测定

剩余部分的厚度,直到仅剩下一层织物和一层弹性体为止。

526结果表达

对有两层织物的带,按下式计算各测量点的夹层厚度i1

2×s1)

式中

d2—带芯层厚度;

层织物的厚度;

d3—剥掉一层织物后试样的厚度。

对有两层以上织物的带,用类似方法计算每层夹层的厚度(i2,i3……)。

计算各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该结果即为夹层厚度,单位为毫米,精确到0.1mm(见图4)

5.3夹层弹性材料不能从相邻织物层上完全剥掉时的试验方法

5.3.1原理

用光学测微计或携带式显微镜在未剥层的带切割面上直接测量各夹层的厚度

532仪器

按3.3.2规定的光学测微计或携带式显微镜。

533试样

按22规定切取的试样1或试样2。

534测量点

测量点应按2.3规定

5.3.5程序

用光学测微计或携带式显微镜(见332)通过测定弹性体与织物各层界面间的距离来测定相应夹

层材料的厚度。确保光学放大镜的刻度盘与试样的物理接触,以避免视觉误差。

由织物的波状起伏引起的测量结果的较小差异将在以后对结果取平均值时减至最低限度。然而当

织物上的褶皱足以引起显著差异时,则宜按与23所述相似的方法来确定测量点,以确保能获得最小的

夹层厚度。

53.6结果表达

对每一层夹层计算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的结果即为该层厚度,单位为毫米,精确到

0.1mm,视带的具体情况夹层厚度分别以i,i,i3…表示。

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

GB/T32331-2015/ISO583:2007

a)提及按本标准(即GB/T32331)进行试验;

b)被试验输送带的标志;

c)测量点的数量;

d)使用试样1还是试样2;

e)试验压强值(应用的);

f)根据带的具体情况分别按2.5、3.2.6、3.3.6、4.3、5,2.6或5,3,6表示测定结果;

g)试验日期。

GB/T32331-2015/I0583:2007

参考文献

1]IsO21183-1轻型输送带第1部分:基本性能及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织物芯输送带带总厚度和

各层厚度试验方法

GB/T32331-2015/IS0583:2007